走进丹凤 > 丹凤旅游 > 历史遗迹 > 正文
探寻刘西有同志的初心和使命
时间:2020-08-03 15:32 来源:丹凤宣传 作者:丹凤宣传

刘西有,生于1925年,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丹凤县马炉村互助组组长、农业合作社主任、马炉大队支部书记,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省贫协副主席,中共九大、十大、十一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1981年病逝,终年56岁。他当年为改变马炉村贫困面貌,组织成立商洛山中第一个变工队,带领群众凭着12把镢头艰苦创业,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初步解决了马炉群众的温饱和经济收入问题。在1958年的全国群英会上,刘西有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恩来总理为马炉大队签发了国务院奖状,马炉大队成为西北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刘西有同志是土生土长的丹凤县马炉人,新中国成立初期,讨饭当长工出身的他为了“让马炉村人吃饱肚子”这个初心,组织村里8个讨饭的光棍汉,成立了商洛山中第一个变工队。他带上伙伴背矿石换回了87斤生铁,打出了12把虎牙镢。凭着这12把虎牙镢,他带领群众向乱石山宣战修梯田。在缺乏工具、生产条件差的情况下,他们用火烧、冷水激的办法碎石,用肩挑背驮的办法担土,用手抬肩扛的办法修渠,一天天、一丈丈,被水冲垮了就推倒重来,“七战康沟”“决战信户崖”,硬是从乱石山中修出了1000多亩的石坎梯田,在高山上建成了一座水库。

    解决了吃饭问题,刘西有还想让村里的人“有钱花”。刘西有根据马炉村特殊的自然条件,明确了村里的产业发展方向,提出“山下梯田坐底、山间经济林缠腰、山上油松戴帽”的发展思路。他大搞植树造林,在山顶种植油松3500亩,推广山茱萸科学育苗和人工栽植技术,栽下了漫山遍野的山茱萸22万余株,让全村百分之九十的农户成为“万元户”,山茱萸也成了马炉人几十年来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村里的老人至今还说:“马炉人捧的是刘西有留下的饭碗。    刘西有先后被推选为新中国第一代劳模,党的九大、十大、十一大代表,被《人民日报》称为“当代愚公”。在“学大寨、赶马炉”的一片欢呼声中,马炉村被评为西北地区四十面红旗单位之一,成为全国学习的先进集体。1981年6月,在这片土地上苦干了24年的刘西有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    在刘西有同志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拒绝了儿子向组织安排工作的请求,婉拒了县领导让他进烈士陵园的提议,坚定地要埋葬在马炉村。    如今,近40年过去了,在刘西有长眠的墓旁,他当年带领群众修建的水库继续发挥着作用,连绵的油松林、整齐的梯田、繁茂的山茱萸继续造福当地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