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法治丹凤 > 社区矫正 > 正文
商洛市司法局创新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模式
时间:2021-12-08 11:13 来源:陕西省司法厅 作者:司法局法治建设股

为了加强对全市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智能化。商洛市司法局丰富矫正方式,通过多方论证,与市联通公司运用“钉钉APP”建立了“商洛市社区矫正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对社区矫正对象常态化信息化核查,预防了社区矫正对象的脱漏管,解决了社区矫正对象人机分离、被动核查、越界脱管现象,实现了对社区矫正对象信息化远程监管和“云课堂”普法教育。

规范执法,提升监管智能化。社区矫正对象在县区社区矫正机构报到时,工作人员指导矫正对象在手机上下载“钉钉”社区矫正APP,并将人脸、姓名、罪名、刑期、居住位置、人员活动范围等基本信息录入系统。社区矫正对象到司法所学习、社区公益活动时实施实时签到制度,每天通过钉钉APP打卡人脸识别签到不少于1次。制度先行,实现监管常态化。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通过实时查看社区矫正对象考勤打卡情况,定期导出考勤文档信息,对矫正对象日、周、月考核情况一目了然,提高了社区矫正监管工作效率。并将请假外出审批与人脸识别位置打卡绑定,实行活体刷脸认证、查看活动轨迹等方式,筑起“电子围墙”,解决了“人机分离”难题,有效预防了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和再犯罪的发生。创新举措,丰富教育矫正效果。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根据司法局每月确定的学习主题,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变身为“主播”,利用“直播”模块,为社区矫正对象普及法律知识、传统文化以及心理咨询知识等,与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实时互动,引导社区矫正对象积极改造。利用“云课堂”模块,结合有关法律法规、传统文化的教学视频,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完成线上学习并考试。商洛市社区矫正工作信息管理平台运行一年来,在矫的社区矫正对象信息采集录入率100%、打卡签到率平均在95%以上,切实提升了社区矫正质量和矫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