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法治丹凤 > 法治动态 > 正文
江苏海安“四个零距离”深化规范依法行政
时间:2013-05-19 10:45 来源:丹凤县司法局 作者:丹凤县司法局

江苏海安“四个零距离”深化规范依法行政

  

  江苏海安县全面投身法治政府长效建设热潮,勇于树立责任担当政府形象,以法制为规范,以法律为框架,以法治为轨道,着力突出“四个零距离”,深化规范依法行政。

  一是以公开政务为先导,法制互动零距离。将政府权力交给群众监督,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实时发布政务信息,畅通查询通道。与政法综治“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对接,设立政府法制接待中心及“三同步”听证中心,优化城市管理等领域重大性事项专家论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涉民生决策公开听证程序。强化全县行政权力及便民服务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的应用与管理,严格执行政府规范性文件向市政府、县人大报备以及部门重大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审查制度。主动开门纳谏,认真办理和反馈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司法建议、人民来信意见,注重实地调查研究,增强法制工作与社会公众的互动性。

  二是以监督执法为重点,法制协调零距离。将监督执法作为常规重点,严格把控执法资格准入关口,新申领行政执法证人员一律经法律培训、考试合格后发证上岗。制定依法行政指导规划,定期组织学法讲座、庭审观摩、执法交流、个案通报、整改暗访等活动,提升执法适应发展形势、满足基层需求的能力和水平。强化政府临时机构对外私自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摸底调查,集预防与清理为一体,规范行政权力依法、合理行使。开展对涉拆迁中发证部门的执法调研,坚决遏制“该办的不敢办、不该办的照办”等违法现象。不定期走访检查重点部门执法工作,通过卷宗评查、与负责人座谈、法制机构效能测评等多样化的形式,督促解决执法问题和难题。策划、组织、协调联合执法、集中查处等大行动,确保行政执法效率与效果同步。

  三是以化解争议为延伸,法制引导零距离。将解决矛盾渗透工作全程,动态排查国土、人口、住建、城管、交通、人社等执法关键环节安全隐患,统筹布置应急预案,消灭争议滋生苗头。注重行政复议案件专业化审理,加大复议调查和实证分析力度,对涉及面广、群体关注的复议案件,主动邀请政法委、人大内司委、政协法工委、司法机关、民意代表参与会商研讨,并将复议决定层级上报审签。放大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海安样本”、“中国法治政府奖”引领辐射效应,力求实现出庭、出声、出成果,借力深化行政争议综合调处机制。规范行政调解、和解方式,树立依法价值取向,引导群众合理表达利益诉求。

  四是以服务项目为平台,法制保障零距离。将项目支撑作为服务导向,紧扣地方中心工作,筑好法制保障。法制办负责人常态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就政府重大决策提出具体法律意见。结合全县“双招双引”、旧城改造、民生工程、产业集聚、商贸物流等城乡重点建设实际,专门开辟房屋征收(补偿)决定审核绿色通道,认真审核政府项目建设文件及重大民商事行为,促进专业市场商铺销售、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投融资、安置房建设等领域管理规范。与拆迁指挥部加强联系,助力规范治理违法建房,切实保障依法拆迁。紧跟生态环保建设步伐,加大规范性文件审查刚性力度,依法打击铅酸蓄电池等排污、高耗能企业以及肠衣、地下塑料粒子、铝灰等非法加工作坊。跟踪保障区镇项目建设,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平台,营造基层浓厚法治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