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创建卫生园林城市专题 > 正文
丹凤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时间:2016-09-01 10:03 来源:商洛日报 作者:樊利仁 刘春荣

一条条道路净起来了,一片片荒山绿起来了,一个个广场亮起来了……走进风景优美的丹凤县城,处处是文明、富裕、宜居、美丽、和谐的场景……

近年来,丹凤县以不断提升全县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目标,大力实施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加大投入,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文明丹凤、富裕丹凤、宜居丹凤、美丽丹凤、和谐丹凤的对外宣传口号更加响亮。

丹凤县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紧紧围绕“山水绕城、自然和谐”的生态县城建设目标,投资8000万元,建起了总面积2080公顷的国家级丹江湿地公园;投资1500万元对丹江、刘家河、西河、东河实施了美化、绿化、净化、亮化;投资3000万元,建起了金山生态公园;投资1000万元,对城周荒山进行了绿化;投资1.2亿元修建了江滨公园;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新建60m3/d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7套,建设20m3沼气池51,县域丹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县上致力于城乡面貌的改善,不断加大投入,先后投资7亿余元,修建迎宾大道4.1公里,实施312国道“二改一”7.5公里,修建了丹江三桥、四桥、重建丹江一桥,修建江南经济新干线8公里,修通江滨北路西延2公里,县城路网通畅、交通便利。紧扣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19.8亿元建成了金山盛景、江岸龙驹、江南小区等生态住宅小区;投资2.9亿元,建成了城区江滨公园、冠山公园等一批休闲健身场所。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投资2.1亿元的灯光球场农贸综合市场、草庙村农产品交易中心和龙驹大街农贸市场开工建设,对城西、城东、城中、供销等4个市场进行了改造提升,设立凤鸣街、古河街2个便民市场。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在城区“一街一园二十六路”及城乡结合部配置铁制垃圾箱100个、垃圾桶800个、果皮箱800个、人力三轮车210辆,市政设施的管护完好率100%;安装路灯6000盏,亮化率达98%;铺设人行道砖17万平方米;埋设雨污管道33520米,管网覆盖率达到了82%,城区保洁面积从2013年的70万平方米增加到110万平方米;实施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建成建筑垃圾填埋场及附属设施,新建镇级污水处理厂3个、垃圾填埋场3个。

依托丹凤深厚的“商鞅文化”“四皓文化”“商帮文化”“秦楚文化”“宋金文化”“民俗文化”和“书香文化”,加快丹江湿地公园生态景观带、特色生态园林建筑群、人文建筑节点、文物古迹景观节点建设。冠山生态景区荣获国家4A级景区称号,商於古道棣花古镇和桃花谷生态精品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船帮等城区12个会馆群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成商帮广场,“商鞅封地·丹凤朝阳”旅游品牌得到提升。

同时,丹凤县落实“六不施工”要求,做好建筑材料、施工泥土的管控,创建文明工地,做到了文明施工。依托创建省级食品药品放心示范县活动,依法对全县1386户食品经营户、535家餐饮服务单位、76个集体食堂开展巡回拉网式监督检查,确保食品安全达标。开展“四路四边三清”、镇村“六清一拾一消灭”、单位机关“六比三争一创”活动,开展大型整洁行动12次,5万余人参与,清理占道经营摊点113个,清理野广告1.2万余条,清理积存垃圾3487吨,更换门头牌匾269块,粉刷立体墙面21350平方米,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背街小巷371184米,安装灯具224盏,城区改厕1266座,规范废品收购点11户,整理电力、电信、广电网络线路1.2万米;建成丹江堤防72公里、橡胶坝4座、拦沙坝16个,栽植河堤绿化苗木6.5万株、43.5公里,绿化草地210亩,建成国家级丹江湿地公园,打捞漂浮物33吨,筑牢了“一江清水供京津”的安全“防火墙”;全县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单位、镇村79个,市级卫生镇83个,省级文明工地1个,市级文明工地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