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网站栏目 > 民生服务 > 住房 > 正文
丹凤县“四个三”模式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
时间:2020-01-06 15:14 来源:丹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作者:杨勇红

 

丹凤县把保障房建设工作作为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一项重要任务,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强化房屋分配管理,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100%,保障率达到94.6%。红枫小区、惠安家园、江南新城、邑西花园等公租房小区,规划超前,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创建“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小区4个,有效解决了我县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一)公租房建设强化“三个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住建局、房管局局长任副组长的保障房建设工作和“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有关工作,在深入开展调研、外出学习考察的基础上,印发了《丹凤县创建省级保障性住房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要求,夯实了工作责任。二是强化措施保障。将公租房建设和“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并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细化了工作任务,持续强化工作措施。实行政企联建模式,与在丹企业联建公租房484套,优先解决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住房困难,按照投资比例实行产权共有;采取新建、改扩建、收购等多项措施,筹集房源885套,合力推进公租房建设。三是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有效整合项目资金,将“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创建工作缺口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先后投资6500余万元,实施了江南新城停车场及幼儿园配套设施、绿化亮化提升等项目,对4个保障房小区配套基础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进一步提升了小区品位,有力的促进了保障房分配。

(二)公租房分配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政策宣传到位。通过宣传册、宣传栏、广播、微信等方式开展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政策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公租房建设的意义、公租房申请、分配程序和要求等内容为公租房申请、审核、分配入住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二是分配程序到位。建立健全公租房分配管理机制,始终把公租房审核分配作为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工程,由县财政、不动产登记、移民等部门及相关镇办、村组对公租房申请对象信息进行联合审查,把真正有需求的住房困难家庭纳入到保障范围,对保障对象严格实行“三审核、三公示”,规范分配程序。三是分类保障到位在保障房分配过程中,预先制定分配方案,针对家庭人数和成员健康状况,实行分类配租,人性化管理。关注新毕业大学生和引进人才住房保障工作,特别是外地来丹工作的高学历人才,简化申请分配程序,及时用公租房予以保障。

(三)公租房管理实行“三种模式”。一是实行动态监管模式。派驻工作人员入驻公租房小区设立管理中心,联合小区物业公司对保障对象的入住动态进行日常巡查监管,实行动态调整,以调节租金的形式实行柔性退出,对违规使用公租房的及时予以清退,对恶意欠租行为委托律师采取法律手段依法追缴,确保政府资产不受损失今年以来,我县在公租房年度复审过程中,依规清退公租房7套,以提高租金的方式调整11套,依法追回租金2.4万元。二是实行共有产权管理模式。出台了《丹凤县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管理实施细则》《丹凤县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办法,将城区已建成入住的公租房纳入到试点范围,按照多层不低于80%、高层不低于60%的比例确定保障对象个人产权比例。对实行共有产权的公租房房价严格按照经济适用房价格构成因素,由审计、财政、房管、市监等部门进行核算,做到让利群众。三是实行第三方社会化管理模式。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引进第三方机构社会化物业参与丹凤江南新城社区、红枫小区、惠安家园等小区物业管理,聘用40余名专业物业管理人员挂牌持证上岗,建立符合实际的管理服务体系,从居家安防、卫生保洁、绿化亮化、物业报修、矛盾调处、综合服务等方面全面优化人居环境,使保障对象“住得进、稳得住、有尊严”。

(四)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创建做到“三个完善”。一是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先后投资5200余万元,建成了小区功能齐全的水、电、路管网,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小区中心公园和绿化景观长廊,物业服务中心办公楼、公厕、多功能服务用房、配套商业用房、人防、体育健身设施、儿童乐园及停车场、摩托车棚、车辆出入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一大批配套基础设施,实现了“交通、停车、休闲、健身”一站式服务。二是完善便民服务功能。每个小区配建一定比例的服务功能用房,对进入小区的平价超市、卫生室、保洁公司实行三年免租,让利小区居民。设立“智慧社区”,为小区居民提供上网、查询、取款、交费、购物一站式服务和“平台式”服务。同时配套设立了社区党支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劳动技能培训中心、文化娱乐中心等便民服务机构,全面提升小区居民幸福指数。三是完善小区物业管理。在小区管理上,我们充分发挥第三方社会化物业、住房保障中心、社区支部及委员会作用,制定了《丹凤县全面推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丹凤县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房屋装修管理规定、业主公约和物业收费、报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管理制度;吸收小区贫困家庭居民就近就业,设立投诉维护服务电话,及时处理和办结群众诉求;公开、公示管理收费标准,持续强化小区物业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