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审批服务各项工作,全力保障复工复产需要。
一、有序恢复“窗口办”。从2月24日开始,有序恢复县政务大厅集中办公,对确需来政务大厅办理的企业登记、项目投资、工程建设、不动产登记、税务申报等与企业复工复产相关的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通过错峰上班、轮班等形式,由进驻单位安排窗口人员限时进行办理。
二、继续倡导“网上办”。引导企业、群众通过陕西省政务服务网以及各部门专业网站线上办理审批服务事项,办理结果通过陕西政务服务专递免费邮递送达,实现“不见面审批”,减少到大厅次数,预防人与人接触交叉感染;落实责任股室、抽调业务骨干,对企业和群众网上办理“一对一辅导、手把手教学”,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能力。
三、志愿队伍“帮你办”。继续实行预约办理,对线下办理的事项,鼓励企业和群众通过网上、电话等方式预约,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通知申请人在指定时间到窗口办理,指导网上办、帮忙跑路,减少办事群众在大厅内聚集、滞留。
四、深入一线“跟踪办”。积极与县上有关部门对接全县重大项目、招商引资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牵头协调各窗口组建项目审批服务团队,主动上门、深入生产和建设一线,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咨询、受理等“一对一”保姆式服务。
五、保障生产“随时办”。做好企业复工复产相关的水、电、气、社会保障等政务服务,除正常上班办理外,协调各单位落实专人,提前协助企业准备齐全办事材料,通过延时办、预约办、专人引领办等形式随时办理企业水、电、气等各类报装、接入、缴费等服务,保障企业生产经营不受影响。
六、积极创新“容缺办”。主动担当推行容缺服务,对企业审批服务事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其他条件或材料有欠缺或瑕疵的办事事项,复工复产企业按照要求作出书面承诺,相关审批部门一次性告知需补正的材料、时限和逾期处理方式等,先予受理审批。
七、简政服务“加急办”。发挥县职转办职能,督促各成员单位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措施,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严禁疫情期间违反“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来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简化审批的“四个一律”要求,切实提高办事效率,方便企业复工复产。
八、用好热线“催着办”。做优“12345”便民服务平台,及时了解企业需求、权益保障等情况,围绕企业关心的“证照办理、税收服务、优惠政策”等,强化与各部门的整体联动,及时派单、督促办理,为企业复工复产排忧解难。
九、强化宣传“保障办”。制作“一批”政策宣传资料,用好丹凤政务服务网、丹凤政务服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积极向复工企业宣传防控知识;及时发布中、省、市县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相关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用工补贴、社会保障等各项帮扶政策,方便企业查询了解,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十、配齐人力“预约办”。配齐配强政务服务大厅咨询预约服务力量,对外公布便民利企业各窗口咨询预约电话,安排业务骨干做好线上办理电话咨询,保证电话响、有人接,指导企业群众“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预约办”,确保每天咨询电话全接听、办事疑问全解答、疑难事项全解决。
十一、党员示范“帮代办”。在行政审批系统深入开展“政合你意、服务先行”示范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骨干成立小分队,做好疫情防控、全程帮办代办和一线审批服务,着力破解企业在组织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合力打造“政务服务最快最优”的营商环境,努力保障全县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十二、全员发动“齐心办”。落实首问负责制,要求县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单位各窗口所有工作人员在涉及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中全员负责、人人都是帮办员,围绕群众和企业办事需求,积极开辟延时、预约、绿色通道、“三免”等特色服务,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政务服务。
十三、加强防控“安全办”。坚持政务服务大厅“一门进出”,安排专人每天对全体工作人员及来窗口办事群众即时进行体温检测、身份查验,做到无身份证和不戴口罩不予进入;规范做好大厅的清洁与消毒,确保地面、通风、进出口等无死角,坚决避免疫情发生,营造安全舒心的服务环境。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成立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督导,推进“放管服”改革,确保以上十三条具体措施落实;所有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强化学习,树立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人人尽责、甘于奉献、担当作为,在防疫情、优服务、保民生、促发展中展现新风采,努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