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立足县域资源禀赋,积极挖掘中医药行业潜力,逐步形成以丹凤县医院、丹凤中医院为行业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促进中医药行业蓬勃发展。
一是中医药地位更加突出。建立“丹凤县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下发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建立管理机制、完善政策保障,发挥协调推进作用,讨论研究、协调解决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中医药体系更加健全。县医院中医科可开展12类中医诊疗项目,基本满足就诊患者对中医药医疗服务的需求。县中医院顺利搬迁至新院区,形成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12个镇办各建有一所市级示范中医卫生室(中医堂),中药饮片平均达170余种,常用中成药平均达60余种,能开展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能够为群众提供基本的中医药诊疗服务。
三是中医药人才更加壮大。通过大学生本科招聘、事业单位补员、农村订单定向等方式招聘中医药人才52人。积极开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进一步规范民间中医执业行为,充实中医药人才队伍。通过中医确有专长资格考核8人;通过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和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考核3人。
四是中医药服务显著增强。县医院开设中医科室2个,中医科病床使用率达90%,中医非药物疗法人次占该科室门诊人次的比例达70%以上,建立了中医临床科室与西医临床科室会诊制度,请中医会诊的临床科室占100%。县中医医院开展中医非药物疗法项目45项,参与中医非药物治疗的人次占门诊人次的比例达38.39%,中药处方比例达25.4%。所有镇卫生院及89%的村卫生室都能提供基本的中医医疗服务,都能运用中医药理论处理常见病、多发病。
五是中医药文化广泛宣传。每年选派中医人员组成医疗队采取下乡义诊的办法进村入户,年均30余次,让群众直接感受“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同时利用标语、传单、宣传栏、专题电视节目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中医药治未病和中医养生知识。通过长期、广泛的宣传,显著提高了群众的中医药保健、养生意识,人民群众中医药知识知晓率达91%,对中医药诊疗服务满意度达96%,中医非药物疗法受到医务工作者喜爱和群众欢迎。
六是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规范中药材基地建设,丹参、桔梗、黄芩、连翘、五味子、金银花、山茱萸、天麻、茱苓等大宗道地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新建中药材基地4.6万亩,中药材天麻种植稳定在1.7万亩,培育千亩以上中药材专业村3个,培育专业合作组织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