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信息 > 政府预决算 > 正文
关于丹凤县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丹凤县十八届人大

一次会议文件(17)

 

关于丹凤县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718在丹凤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丹凤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主要工作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的依法监督指导下,全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目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按照“保收入、优支出、严监管、促发展”的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各项决议,克难攻坚,顽强拼搏,千方百计抓收入,全力以赴促发展,尽心竭力惠民生,深化改革强监管,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2107万元,完成预算29500万元的108.84%,较上年同期下降21.4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0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较上年同期下降32.53%。全县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8246万元,下降53.86%;非税收入完成13754万元,下降6.68%,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2.52%

2016年,县本级财政支出109184万元,完成预算的101.86%,下降0.82%,加上省市下达专款支出96348万元(含上年结转专款145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05532万元。全县“三公”经费支出864.02万元,下降14.64%,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735.37万元,下降11.44%;公务接待费128.65万元,下降17.42%

初步结算,一般公共预算执行结果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000万元,上级税收返还及各类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78658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490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458万元,全年收入总计217021万元。减去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5532万元、上解支出86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9955万元,年终结余671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132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0926万元的103.62%,增长67.35%、增收4793万元(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加),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1494万元,置换专项债券收入39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186万元,2016年基金收入总计为15397万元。减去本年实际安排支出14096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95万元,年终结余906万元,收支平衡。

(三)政府性债务情况

2015年末全县政府性债务余额169532万元,2016年省政府代发我县新增地方债券7000万元,当年偿还地方债券本金2050万元,统筹财力偿还政府性工程欠款19093万元,2016年末全县政府性债务余额15538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为134558万元,专项债务20831万元,低于市政府核定的我县2016年政府债务限额183507万元。

(四)2016年财政主要工作

1、收入征管持续用力,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2016年,面对收入任务重、政策性减税清费因素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及主导产业减收的严峻形势,财税部门坚持把抓收入作为第一要务,积极落实财政收入联席会议制度和“三级包抓”责任制,克难攻坚,加大组织收入力度,完善收入征管机制,开展重点税源、重点行业税收专项治理,深挖非税收入潜力,做到应收尽收,圆满完成了年度地方收入任务。与此同时,各级各部门围绕年初争取项目资金任务,抢抓省市财税政策机遇,加强沟通汇报,主动跟进落实,全力争取上级支持,全年共争取各类资金29.62亿元,较上年增加1.78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8.31亿元,较上年增加1.19亿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达到9.56亿元,补助收入总量和份额均逆势上扬。通过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库申报2017年项目109个,资金5.33亿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2、财政职能有效发挥,支持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一是积极落实各项结构性减税清费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全面实施“营改增”改革,及时清理规范各类财税优惠政策,办理增值税退税469万元,为企业减轻税负6900万元。二是深入开展“育财强税”活动。拨付财源建设奖励资金18万元奖励纳税大户3户,兑现尧柏龙桥、皇台铜矿等重点企业工业品促销奖励资金240万元,拨付资金500万元支持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运营中心建设。三是认真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各项财税政策,通过整合和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拨付改投资”等方式,引导和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支持经济发展。县财政统筹安排重点项目前期费、工业发展、招商引资、文化旅游发展等专项资金1.95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基建资金1.17亿元,全力支持事关丹凤长远发展的“大事”、社会群众普遍关注的“十件实事”和市县重点项目建设。四是积极支持企业发展。安排重点工业项目、重点工业企业新增产能流动资金贷款贴息、企业技术改造、周转资金1840万元,支持恒大、华茂、尧柏等重点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通过项目库上报支持企业发展项目36个,申请补助资金4470万元,鼓励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五是大力支持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筹集移民搬迁安置资金3.55亿元,实施移民搬迁44821.6万人。筹集资金1600万元,支持竹林关省级重点示范镇和棣花文化旅游名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六是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7000万元,置换债券8300元,支持扶贫、棚户区改造、移民搬迁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努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3、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民生福祉大幅提升。坚持加大投入与完善制度有机结合,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民生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2016年民生支出17.8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6.76%,新增财力用于民生的比重达到82.1%。一是全力保障基本支出。拨付人员经费和部门、镇办日常公用经费6.85亿元,全县干部职工工资和津补贴及时足额发放,村组干部增资提标兑现到位,县镇村机构运转正常,社会和谐稳定。二是积极推进民生“扩面提标”,按照省市要求足额落实了城乡低保、五保户补助、高龄补助、残疾人生活补贴、新农保、医疗救助、八大员工龄补贴、机关事业单位工伤和失业保险等各类配套资金8190万元,不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三是教育支出完成5.4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26.3%。学前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和高中公用经费得到保障,贫困家庭中高职学生及高中生扶贫资助经费配套到位,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校舍改造稳步推进,民生教育政策得到落实。四是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补贴按政策落实到位,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五是积极支持和引导就业,拨付资金1840万元,用于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引导金融机构发放小额贷款3647万元,直接扶持就业584人,带动就业2320人。六是安排资金450万元用于化解体育场馆建设债务及三馆免费开放补助,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4、支持“三农”力度加大,农村发展持续向好。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一是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不断完善涉农补贴发放管理办法,通过“一卡通”兑付退耕还林、农业生产支持等涉农补贴153850万元。投入资金140万元,着力扶持劳动力技能培训,推进科技兴农。安排农民增收及农业产业化资金1450万元,大力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及华茂、民乐、万湾等8个省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争创秦岭农业生态示范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二是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投入资金8596万元,支持竹林关和棣花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了蔡川镇庵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94个,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三是着力支持脱贫攻坚。安排拨付财政扶贫及以工代赈资金8656万元,引导金融机构发放扶贫贷款2.3亿元,争取国开行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基础设施贷款2.4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82个,完成投资5208万元,全力推进“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扶贫工作。四是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安排资金3690万元,用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及430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县污水厂和商镇、棣花两个污水处理厂托管运营及“三城”联创工作,倾力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镇村示范工程;投入资金6265万元,全面推进县城污水管网、丹治工程和天保工程建设,着力加强生态建设。

5、财政改革深入推进,理财水平显著提高。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取消部门原专项经费支出预算基数,重新核定了部门支出预算。细化预决算公开内容,除涉密信息外,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实现了全覆盖全公开。二是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加大国库直接支付力度,全面推行公务卡消费结算制度,建立了财政内部控制制度,试编了2015年度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财政专户清理工作全面完成。三是全面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工作。累计完成集中采购159批次2567万元,节约资金272万元,节支率达到10.9%。四是深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制定印发了《丹凤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安装了资产清查信息管理系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全面完成。五是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累计清理盘活各类存量资金9638万元,收回部门存量资金1492万元,财政存量资金消化率达到96.3%。六是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将政府存量债务还本付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全面清理甄别地方政府性债务,通过预算偿债准备金、争取上级补助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全年累计化解政府性债务1.69亿元七是推进财政资金投资评审和绩效评价工作。完成投资评审项目241个、送审金额16.08亿元,净审减2.22亿元;开展绩效评价项目22个,部门整体支出6个,涉及资金5.62亿元,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断提高。八是强化财政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宣传贯彻新《预算法》,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县财政局被省财政厅评为全省“六五”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九是强化财政监督。成立了财政内控工作管理机构,建立了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并公布了权力和责任“两个清单”,建立了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双随机”抽查机制。认真开展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年检、非税收入稽查、会计信息质量、“三公”经费、涉农资金和财政资金安全专项检查,切实巩固“小金库”专项治理成果,不断提升财政监管能力,保证了各项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总的来看,2016年我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强,对上级财政补助依赖程度依然较高;二是工业基础薄弱,传统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支撑作用不足,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新的增长极,财政增收后劲不足,收入质量有待提高;三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财政收入增速回落与财政支出刚性增长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预算收支平衡难度加大;四是财政监管存在薄弱环节,资金使用绩效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7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县第十八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为目标,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新形势,从严从紧科学编制预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盘活存量、用好增量,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支出;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增强预算约束,坚持厉行节约、精打细算,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升管理水平,为建设富裕、宜居、美丽、活力、和谐、幸福新丹凤提供财力支撑。

2017年财政预算编制的原则是:零基综合、注重民生、突出重点、厉行节俭、科学绩效。

(一)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1、财政收入根据2017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及财政收支形势,剔除“营改增”等结构性政策减收,以及一次性国有资产处置收入、清缴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等不可比因素,2017年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按增长6.59%安排,收入预算为23450万元;财政总收入按增长6.67%安排,预期目标为34250万元。

2、全年财力:按照23450万元的地方财政收入和省市对我县的各项财力性补助81428万元(税收返还717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80711万元)计算,加上调入一般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60万元,2017年全县年初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为105238万元,较上年初减少6101万元。

3、财政支出: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2017年可安排支出预算105238万元,减去上解支出1021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2400万元后,2017年县本级可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1817万元,比上年初预算下降6%。预算安排的主要项目是:

1)基本支出预算安排69741万元,其中:工资等人员经费支出66537万元,保障基本运转的公用经费支出3204万元。

2)项目支出预算安排32076万元,主要包括:

——涉及民生项目预算14584万元。主要包括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陕南移民搬迁、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等民生项目县级配套,村级组织运转、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民生事业专项。

——支持稳增长等经济发展预算安排4200万元。主要包括重点项目前期费、招商引资、工业发展、农业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及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等。

——各类偿债准备金预算安排3600万元,主要包括中央代发地方债券、城投债券还本付息及村级债务化解等。

——部门专项、预备费及其他支持社会发展的项目预算9692万元。

2017年全县“三公”经费支出预算846.68万元,下降2.01%。其中:因公出国(境)费预留6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714.6万元,下降2.82%;公务接待费126.08万元,下降2%。会议费预算215万元,下降1.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17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7740万元,较上年增长20.37%主要原因是考虑土地出让金收入增加。按照政府性基金管理使用办法,2017年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740万元,收支平衡。

三、2017年财政重点工作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做好财政工作,对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将围绕全县工作大局,按照“保收入、优支出、惠民生、防风险、促改革、强内控”的总体要求,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增收节支,优化结构,提高绩效,保障基本民生,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突破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抓收入,努力增强财政实力。密切关注国家税制改革动态和走向,深入开展经济税源调研,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等税源的动态分析,依法合规把握组织收入的力度、节奏和方向,确保收入可持续性。加大对重点纳税户和主体税源的监控力度,强化对零散税源的稽查,有效堵塞收入漏洞强化对土地出让、国有资源有偿使用等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多渠道挖掘增收潜力,全面完成年度收入任务。紧紧抓住国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机,把握加大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的有利机遇,精心策划包装项目,积极寻求各方支持,加大上级资金争取力度,切实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2转方式,助力经济提质增效围绕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力增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和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旅游精品景区、新型城乡社区“四区”建设、四大重点区域和商於古道文化景区建设、招商引资、全域旅游、城乡统筹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力度,确保稳增长取得实效。二是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积极推广实施“拨改投”、PPP、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通过特许经营、股权合作、财政补助、设立基金等政策,拉动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以奖代补,引导鼓励地方融资平台存量项目转型为PPP项目,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三是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和盘活存量资金力度,用好增量财政资金,把资金用在“刀刃”上,腾出资金重点用于农业、教育、社保、卫生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集中财力办大事。四是多方筹措资金支持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陕南移民搬迁、棚户区改造、美丽乡村等重点项目建设,以城镇化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3补短板,统筹办好民生实事一是始终坚持将“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作为财政工作首要任务,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确保干部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二是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的思路,继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支出和新增财力“两个80%”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民生政策的可持续性。三是科学统筹财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不断加大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养老、社会救助等社会事业投入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严格按照地方财政收入的2%将脱贫攻坚资金足额列入年度预算,不断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着力构建财政扶贫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改善基础设施短板,突出产业发展扶贫,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五是足额落实各项社会保障配套资金,全力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县级配套资金的筹措保障工作。

4推改革,释放财税机制活力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在体制机制、资金分配、理财思路、预算管理、风险防范以及财政监督等方面坚持改革创新,逐步构建和完善科学的财政管理体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竹林关省级重点示范镇和棣花省级文化旅游名镇财政体制。积极对接中省关于消费税、资源税改革等各项部署,扎实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力度,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试编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发挥中期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收缴和国库支付电子化管理,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积极配合上级财政推进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实行债务限额控制,将政府存量债务还本付息纳入预算管理,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债务收支公开的常态机制。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扩大电子化政府采购范围。不断扩展财政投资评审业务领域,节约建设资金。用活用好财政专项资金,创新资金分配使用方式,发挥市场机制和财政资金杠杆调节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围绕规范编制预算、加快预算执行这个核心,建立健全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长效机制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价机制,加强绩效评价、监督检查和审计结果的运用。

5重法治,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全面推行事前告知、事中监督、事后检查的管理模式,积极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严肃财经纪律,强化对财政收支活动监督检查,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严肃追究责任,规范财经秩序。加强制度建设,继续完善政府采购、投资评审、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财政票据制度体系,全面加强预算执行管控,积极构建“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财政运行机制,确保财政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严格遵循《预算法》,认真贯彻落实县人大各项决议,强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完善镇一级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提升乡镇财政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透明预算制度,细化预决算公开内容,全面公开除涉密信息以外的所有财政信息,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各位代表,2017财政改革与发展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新挑战,改革创新、锐意进取、追赶超越,努力完成各项改革和工作任务,建设富裕、宜居、美丽、活力、和谐、幸福新丹凤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1

财政报告名词解释

   

1.零基预算:编制预算时,不按以前年度的预算项目和预算支出数为依据,而是以预算财政年度的收入规模、年初可用财力为基础,逐项审定各预算支出项目是否必要,各项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统筹轻重缓急、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即打破基数,从零算起。

2.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规定:“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实行限额管理,地方政府举债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对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地方政府债务总限额由国务院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确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以后年度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由上年限额和当年新增限额两部分组成。

3.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即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简称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要内容为:一是将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二是将2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资金和农业“三项补贴”增量资金,按照全国统一调整完善政策的要求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4.供给侧改革:指从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宏观调控方式。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5.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以财务报表为主要形式,全面系统地反映政府财务状况、运行成果和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综合性报告。通常包括政府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等报表、现金流量表等。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提高政府财政透明度,有利于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政府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情况,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政府资产、债务和预算管理,合理配置政府资源,科学安排财政收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国务院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明确要求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由财政部门会同各部门研究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对未来三年重大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对规划期内一些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大项目,研究政策目标、运行机制和评价办法,通过逐年更新滚动管理,强化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性。中期财政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衔接,将让政府眼光更长远,凡涉及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的部门、行业规划,都要与中期财政规划相衔接。

7.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主要内容是,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的需要,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执行中如出现超收,用于化解政府债务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如出现短收,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或其他预算资金、削减支出实现平衡。如采取上述措施后仍不能实现平衡,省级政府报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后增列赤字,并报财政部备案,在下一年度预算中予以弥补;市、县级政府通过申请上级政府临时救助实现平衡,并在下一年度预算中归还。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如出现超收,结转下年安排;如出现短收,通过削减支出实现平衡。

8.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在基础设施及公共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推广运用PPP模式,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引入社会资本破解地方投融资难题,提升政府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涵盖城市开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旅游文化、养老医疗、新农村建设等多个相关领域。

9.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事分开和政社分开,进一步放开公共服务市场准入,改革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和方式,构建多层次、多方式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将原来由政府直接提供的、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来完成,并根据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服务费用,即“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是一种新型的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

        10.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增强单位支出责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节约公共支出成本。它强化政府预算为民服务的理念,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高效。


 

附件2

 丹凤县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